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企业破产

企业破产
(北京)营商环境:北京法院“办理破产”5.0版改革政策速览
时间:2022-08-11 | 地点:北京 | 来源:中国破产法论坛

改革背景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授权北京等六个城市率先开展先行先试改革。

    2021年11月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北京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上两个方案作为北京第五次集中出台的营商环境改革政策被称为5.0版改革。

    其中,由北京法院直接承担的改革任务达30余项,涉及中小微企业司法挽救、预重整制度构建、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管理人履职保障等企业挽救和市场主体退出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举措一:探索建立预重整制度

    建立庭外重组与司法重整的衔接性制度,健全困境企业挽救体系,为重整制度规则提供有益补充和完善。

    北京法院做法:

    2019年,北京破产法庭率先制定《重整案件办理规范(试行)》,专章规定预重整程序,明确程序规则,优化预重整程序效力,规范庭外债务重组和预重整、重整程序衔接规则。探索完善预重整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创新,整合社会力量参与预重整程序,切实提高重整成功率。北京法院通过预重整程序挽救企业8家,化解债务227亿余元,华谊嘉信公司重整案适用预重整程序仅用时49天,重整计划执行仅用时15天,较全国92家上市公司重整案件平均用时节省178天。

    举措二:构建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规则

    明确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的适用范围和重整价值判断标准,畅通中小微企业重整快速启动渠道,降低企业挽救成本。

    北京法院做法:

    2022年4月25日,北京破产法庭出台全国首个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工作办法,针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制定专门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挽救程序。通过“繁简分流”,缩短部分程序周期,简化流程环节,为中小微企业复兴提速增效。截至2022年6月30日,北京破产法庭共适用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程序挽救中小微企业34家,为中小微企业引入投资47亿元,清理企业债务378亿元,盘活企业资产512亿元,清偿职工债权4亿元,妥善安置职工1271人,服务中小微企业脱困再生。

    举措三:探索建立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制度

    明确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适用条件、程序规则,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合理预期。

    北京法院做法:

    针对企业集团、关联企业破产重整难题,北京破产法庭率先制定《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工作办法(试行)》,合并资产和对外负债,以集约化的司法手段提升重整效能。北京法院适用实质合并重整程序,为方正集团、紫光集团等集团类企业成功引入1300多亿元投资,化解4100多亿元债务,帮助集团及下属700余家企业维持持续经营,稳住8.5万名职工的工作岗位,最大限度保护了各类债权人、各类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举措四:完善破产管理人履职保障体系

    依托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破产管理人依法履职全流程制度保障,提高市场重组、出清的质量和效率。

    北京法院做法:

    市发展改革委、市高级人民法院等14部门联合制定《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和保障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依法履职的若干措施》,出台涉及8个方面共计32项具体措施,建立破产信息共享和公示制度,优化资产处置、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等制度,实现管理人履职保障常态化,提升破产办理便利水平。

    举措五:完善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

    允许破产企业的相关权利人推荐破产管理人,并由法院指定。

    北京法院做法:

    2022年4月22日,北京破产法庭出台全国首个专门规范债权人推荐管理人的破产案件审理工作办法,允许债务人的“主要债权人”,即在破产口径下合计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债权额的债权人向法院推荐管理人,在管理人选任方面给予债权人更大的发言权。

    举措六:拓展破产管理人查询范围

    破产管理人可以通过线上注册登录等方式,经身份验证后,向政府部门申请查询土地、房产、车辆、纳税、企业经营、社保等涉及破产企业财产相关信息,提高破产办理效率。

    北京法院做法:

    2020年5月,北京法院依托府院联动统一协调机制,推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企业破产(强制清算)信息查询专窗。2022年4月,北京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通“线上+线下”集成服务,使管理人查询实现了线上与线下互补,多项查询内容“一站式”办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北京法院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下一步北京法院将继续推动北京市破产制度改革和办理破产工作体系建设,强化府院联动机制保障合力,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在完善市场主体拯救和退出机制中的作用,努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